2025年11月11日,银川首家“胖改店”——物美超市阅彩城店正式开业,当天上午九点,顾客们纷纷涌入卖场,在烘焙、鲜食和胖东来自主品牌专区前驻足挑选。
这家看似普通的超市,实则是银川借鉴胖东来经营模式的“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”(简称“胖改店”)之一。从9月19日吴忠万达店开业头两天客流量超5万人次,到如今银川“胖改店”陆续亮相,这种新型零售形态正悄然改变着宁夏的消费市场格局,也为整个零售行业带来了深刻启示。
“胖东来模式”并非简单形式模仿,而是回归商业本心,致力于构建与消费者之间牢固的信任桥梁。在消费增长放缓的今天,这种经营理念的转变尤为可贵。

图据宁夏新闻网
走进银川胖改店,9.9元、19.9元的鲜切花专区首先带来清新气息。这一胖东来标志性场景的引入,为购物增添了仪式感,让超市不再是单纯的采购场所,更成为感受鲜活生活气息的空间。
“我们还是新手,服务不周,但在努力”的暖心提示,悬挂在熟食区柜台。这样真诚的表达,与传统商超中过度营销形成鲜明对比。
店内设立了“不满意就退货”的无忧政策、宠物寄存、活鱼现宰净膛等40余项免费便民服务,覆盖从进店到离店的全流程。
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理念,背后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洞察。正如某报评论员所言:“在流量易逝的时代,唯有真诚与品质,才能赢得消费者和市场持久的信任。”
胖东来模式之所以成功,在于它打破了传统零售业“规模至上”的迷思。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曾表示要控制销售规模。他认为,销售额如果上升太快,员工就得加班,承担更多压力,这会对企业最初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。
胖东来模式之所以成功,还因为员工的幸福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体验感。在员工待遇普遍不佳的零售行业,胖东来却将50%的股份分给了基层员工,40%的股权分给了管理层,5%的股份设立为奖励基金。
在银川的“胖改店”,员工福利体系实现了全面升级——不仅提供荤素搭配的免费员工餐,员工休息室还配备了舒适座椅、饮水设施、独立更衣室等;员工薪资相应提升了30%-50%,晋升通道也更加畅通。这种对员工的关怀,从根本上改变了服务质量。当企业把员工当成最重要的资产,员工自然会将这份尊重转化为对顾客的真挚服务。这种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,使得员工能够提供发自内心的服务,进而提升顾客体验。这是物美借鉴胖东来先进经营理念、深度结合宁夏本地消费特色打造的零售新形态。
胖东来模式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对商品力的重塑。在银川胖改店,“胖东来专区”成为打卡热点,食用油、NFC果汁、抽纸等同源商品物美价优,上架即遭抢购。
胖东来模式是一场商品力革命,是质量与透明的双重胜利。胖东来模式的精髓在于构建“高质价比”商品和“以人为本”服务的双重优势。
胖东来的兴起,折射出中国市场的深层变化,消费者不再只为低价买单,更看重品质与体验。
当直播带货头部主播们因假货风波接连翻车时,胖东来的门店却因顾客过多不得不限流。这种鲜明对比,反映了消费市场的价值重构。胖东来客流如织的秘诀,正在于其“真诚为本”的价值观,通过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商品、以人为本的细节服务、员工与顾客双向幸福的经营逻辑,最终赢得了广泛的客户认同与深度信任。
2025年上半年,河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.2%,高出全国平均水平,其中胖东来等优质企业的贡献不可忽视。这表明,提振消费不仅要靠政策刺激,也需要那些真正深耕本土市场、追求品质服务的企业。
此次银川阅彩城店并非简单复制胖东来模式,而是以“商品优化、服务升级、体验焕新”为核心,从场景、商品到服务全方位革新。这种因地制宜的改造策略,增加了模式复制成功的可能性。这种渐进式的扩张策略,与胖东来“蜂窝式布局”逻辑相似——以特定区域为圆心,在半径内加密网点,保障供应链效率与品牌认知的统一性。
零售业的未来不在于扩张速度,而在于价值深度。当众多商超陷入“扩张-亏损-关店”的恶性循环时,胖东来用13家门店创造近200亿销售额的区域深耕证明,零售业的终极竞争力不在门店数量,而在单位空间的价值密度。
越来越多的“胖改店”正在银川筹备开业。从河南到宁夏,它们不仅是商业模式的变革,更是一种商业价值观的重塑。任何零售企业的经营都离不开对用户需求的洞察,本质上就是要围绕“人、货、场”这三个核心要素。零售业的本质不是冰冷的地坪和货架,而是人与人的连接,是服务者对顾客的尊重,是企业对品质的坚守。“胖改店”恰恰准确把握了这一逻辑,将单纯的“购物场所”转变为“便民生活驿站”。
零售业经营模式,从胖东来开始,通过公平、人性的经营模式,打破行业惯例,带动企业走向更轻松、更自由的运营状态,让商业变得更透明、更真诚,真正赢得消费者信心,开启新的新型零售商业模式。(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徐向红)